肉雞的飼養
(一) 育雛期
1、雛雞品種選擇。目前, 白羽雞以羅斯308、艾維因、AA品種較好, 這三個品種的雛雞生長速度快, 飼養周期短, 抗病毒能力相對較強, 飼料報酬也較高。
2、密度。雛雞的飼養面積應是成雞飼養面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, 或者以每平方米30~40只的密度飼養, 如果密度過大, 會導致采食和飲水的不均勻;密度過小, 則增加設備和人工費用, 增加養殖的成本, 保溫也較困難, 不符合育雛要求。如果有條件進行強、弱、大、小分群飼養。
3、溫度。雛雞在進入雞舍時一定要保證雞舍內溫度達到34~35℃, 溫度計的位置應在雞背上方1~2cm的高度, 同時, 也要保證雞舍適當通風。
4、濕度。自雛雞進入雞舍一個星期內, 濕度應保持在60%~70%。如果雞舍內太干燥, 雛雞體內水分就會消耗過大, 使體內卵黃吸收不完全, 口渴而大量飲水, 易發生下痢, 腳趾干癟, 羽毛不整, 空氣中的灰塵增多, 易引發呼吸道疾病。 5、“開水”“開食”。雛雞到來時, 應提前擺放好小飲水壺和料盤, 雛雞第一次飲水稱“開水”, 應不間斷供水, 此時在飲水中加入5%葡萄糖和0.1%維生素C, 同時使用電解多維, 有利于雛雞體力的恢復和生長。水溫在22℃左右, 均勻放置水壺讓小雞根據自身的需求自行找水喝, 對不會飲水的雛雞應進行調教, 可將雞喙碰觸水面使其學會飲水。應在“開水”兩小時后開始喂食, 雛雞第一次喂食稱“開食”?!伴_食”的早晚直接影響初生雛雞的食欲、消化和今后的生長發育。料盤中加料以雛雞在兩個小時內吃完即可, 之后每兩個小時加一次料。
6、光照。雛雞在進舍的前三天需要24h的光照, 通常使用25瓦的節能燈;第四天開始可根據情況適當減少光照時間至23h, 改用15瓦的節能燈。
7、通風。雛雞在進舍的前三天以保溫為主, 第四天開始可根據情況適當采取通風措施, 首次通風一般以自然通風為主, 之后根據情況慢慢地增加通風量。